六曲景区 响声岩 空谷传声 响声岩又名下城高,位于六曲溪南,由于溪岸两边高峰林立,使这里形成了一个既深且广的岩壑。每当人们乘筏经过,一阵阵欢声笑语,便会招来一阵阵空谷响答,此呼彼应,饶有妙趣,故名响声岩。 响声岩上,有宋、元、明三代的摩崖石刻近二十条,其中有四条是出自朱熹的手迹,如“逝者如斯”等。宋淳熙乙未年(公元1175年)两条题刻,是武夷山迄今所能辨认的年代最早的石刻,它刻在九曲溪特定的环境中,千古不朽。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逝者虽然远远地离去,“万物相随而出,如斯然也”。先哲这四个大字,寓典精妙,字字珠玑,含蓄隽永,意味盎然。过往游客无不被这书撰俱佳的作品所吸引,舍舟登岸,驻足欣赏,赞叹不止。
晒布岩 素练悬天 晒布岩位于六曲溪北天游峰下,这是一座如刀切、似斧辟的巨大岩壁,直上直下,阔大平坦,高达400米,宽约200米,宛如一扇硕大的屏风,把武夷山风景区隔为溪南山北。由于流水长年冲刷的结果,岩壁上布满了数以百道直溜溜的流水轨迹。每当西斜的阳光照到壁上,更见得条缕分明;俯视溪中,但见影浸水底,随波晃漾,恍如无数条游动着的黑蛇白蛇,从溪底直往上窜。逢到雨天,雨水从岩顶顺着直溜溜的轨迹飞泻直下,仿佛素练悬天,万千银龙飞舞,堪称奇景,故名晒布岩。 晒布岩半壁有几道深深的斑痕,如同红润掌印,相传这是仙人留下的:在很久以前,九重天上的织女,每天都要背着锦囊,唱着歌儿去采集五彩云锦,配上金丝银线,织成一匹匹绫罗绸缎,献给王母娘娘。一天早晨,负责送布的大仙,挑着织女织的云锦,来到武夷山,立即被“碧水丹山”奇景迷住了,便放下锦担去游玩,待他听到天宫击鼓声时,才想起锦担,一看绫罗绸缎已被晨露打湿了。于是他就把一匹匹锦缎抖开,晒在大岩壁上,一直垂到六曲溪边,没想到午间艳阳高照,锦缎被晒化了,溶进了光滑的大岩壁上……。宋白玉蟾有诗道:“如今石上留仙掌,十指青葱积绿苔。”故晒布岩又有仙掌峰之称。顶峰有一览亭、天游坊诸胜,是观览武夷云海最佳之处。
接笋峰 巧接横裂 接笋峰亦名接笋岩、仙接峰,倚隐屏峰之西。峰西面贴壁一石,高约90米,尖锐直上,形同立笋。石的半腰横裂三痕,仿佛是折断了又连接在一起,故名接笋峰。 “天风吹折碧琅玕,神化茫茫接岂难。 风髓鸾胶天上有,世人休作等闲看。”传说很早以前,接笋峰下有一座石堂寺,寺里住着一百个和尚,其中叫王广的小和尚,为人厚道勤快。其余的九十九个和尚又懒又馋,不守清规。在仙人的指点下,小和尚被引出寺外,仙人作法,崩塌下三块大岩石,把石堂寺砸得稀烂。九十九个和尚全被压成了肉饼。为了让人们记住这个故事,三皇元君又用凤髓鸾胶将那劈下的三块大岩石又重胶接上,成了今天令人望而生畏的接笋峰。隐屏峰 峭拔千寻 隐屏峰位于九曲溪中段,隐藏在午林洲深处。云雾迷朦,峭拔千寻,直上直下,方正如屏,故名。坐筏观山,只能望见它突出林端的半壁,唯有登上溪南的晚对峰,才能看到它的全貌。 隐屏峰腰,有一个广达数丈的岩洞,名“先天洞”,又名“伏羲洞”。峰下有一块岩石,秃顶圆肩,卓然而立,俨然像摆在石龛里的一尊弥陀,是为罗汉岩。岩下有一洞穴,称罗汉洞。附近又有 一个洞穴,曲折幽深,初入洞内,漆黑一片,稍过片刻,才能辨明石色,故名“黑洞”。洞口两石高耸,上横一条长石,称为云桥。桥旁斜立一石,覆盖路上,名“云路石”。峰顶原有清真道院,建于明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今废,自巅南下,半壁有洞,名南溟靖。明道人刘端阳藏蜕于此,至今仍有石冢蜃坛。峰下有留云书屋,为《武夷山志》编纂者董天工的读书处,今圯。峰底有明万历年间刑部尚书熊明遇的大幅石刻《游武夷山记》。 最富道家情趣的是“步虚”两字,勒石在登隐屏峰云梯口。即“飞步虚空”、“灵宝步虚”之义,它是道家们模仿天上出行的群仙们翩翩起舞时的音乐和赞颂的音调,同时也是道场中的乐曲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