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式的构造(燕山构造)运动的结果,使武夷山脉上升,两侧产生不少断陷盆地,今天的武夷山风景区,当时就是一个内陆湖泊,湖泊范围比较大,周围山地各类岩石经过风化、侵蚀,大量的碎屑物质被水流带到湖盆中一层层地沉积,再经过长期地质作用,形成坚硬的沉积岩。 武夷湖盆沉积物质可分为两部分,一为沙县组碎屑岩,主要是砂岩,粉砂岩和泥质沙岩,总厚度约为800米,分布于风景区中部和东部,湖盆形成的初期,四周山地并不高,湖盆仍在下沉、扩大、加深,形成比较细的碎屑物质沉积;二为赤石群碎屑层,主要是层砾岩、含砂砾岩、夹粉砂岩、砂质岩等。总厚度1000米。从赤石碎屑岩特征来看,早第三世纪时,湖盆周围山地升高了,风化侵蚀作用日益加强。风化碎屑物质,随山洪瀑发,被大水从四面八方冲刷和搬运到湖盆堆积。 武夷山在地质史上的白垩纪和老三纪时,气候干热。沉积物中的铁,主要是赤铁矿,在干热的条件下,铁经氧化后变成为红色或紫红色,所以沙县组和赤石群碎屑岩的颜色是红色和紫红色的。武夷山是由红层构成的。丹山正来源于红层。红层具有节理特别发育、砾岩颗粒大水混杂,透水性强,具有良好的含水层,含有可溶性钙。易受水流侵蚀的特点。 武夷湖盆大致在早第三纪末开始回返上升,并且延续到第四纪初。第四纪初,武夷红层单斜山受地壳运动的影响,再次发生不等量的断块抬升,形成单斜断块山。单斜地块山经过长期地质发育,在外力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红层地质”。这类地质统称为“丹霞地貌”。全国有丹霞地貌处263个,武夷山丹霞地貌发育最完整,最典型最有欣赏价值,可谓全国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