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福建南平武夷山莲花峰景区-莲花峰-景区风光-武夷山旅游

莲花峰,武夷山风景区三十六名峰之一,位于景区西北部。它背倚景区主峰三仰峰的西北坡麓,与名岩筇岩相接,前临环景公路,面对黄柏超峰(武夷让,风景区入脉),右与白岩紧邻,左和观音岩连基附近有风袜岩、海啸峰、鸡公岩、金扁担、集贤峰、乔岩、芦岫、鹏峰等诸峰,势如众星捧月,呈半弧形拥簇其峰,青峦翠岗环绕,环境清幽,景色秀美。
莲花峰海拔536米,相对高度314米,峰势突兀耸峙,丹崖峭叠,峰峦崔嵬。在上峰巅石磴道末端,左右相对矗立首两座巨大的圆形峰石,如两朵含苞欲放的石莲 花,奇肖天然,峰因此而得名。  抬头远望,可看到我国南宋理学家朱熹题字的大石刻“白崖仙舟”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眼前的古典石牌坊正上方书写着四个清秀的隶书——“莲峰迭翠”,意思是重重迭迭的青葱翠绿覆盖着整个莲花峰。石牌坊左右方柱上镌刻着一副楷书对联:
莲开倩影,无边山色纯犹媚;
峰寓柔情,有趣溪声翠欲回。
其意为:莲花展开了美丽的身姿,无边的山色既纯洁又媚人;峰峦寓含着温柔的情 思,有趣的溪声伴随翠绿流三而又恋恋不合地在频频回头:对联描绘了周围的山水之美,集中概括了莲花峰的自然景色。
路右崖壁上隐隐约约掩藏着一个扁长的石窟,窑中横躺的一块长形大石,酷似一尊“卧姿观音”,若登上崖边的贴壁石阶就近视之,则“观音”的形态更为逼真。这一石窟中隐藏的肖形石,完全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
临近半山可以看到一片巨大的壁崖横空峭立,壁间隐隐约约似有古猿猴、牛、羊、龟、鹿、蛇、蛙相处于其中,有的静静坐卧,有的奔走不停,有的雀跃欢舞,极呈生机,尤其是硕大的古猿头,更是逼真动人。细细观察之下,这一切无非是壁上千奇百怪的岩石形肖酷似所致。这类大自然的杰作,是否“佛影”投映之下的产物呢?这一景观极易勾起人们的无限联想,于是,这一景致使被命名为“佛影婆娑”。
路右壁间呈现一细长小巧的石罅,罅中藏着一块极为别致的扁长石,石面精刻着清秀的草书“真如”二字。“真如”为佛家用语,意指事物的真实状况和性质,也称为“实相”、“法性”等。若从哲学意义上解释,则可理解为“永恒不变的真理”。这个地方非常有哲理,可以讲真理往往就象这样隐而不显,要有心人才会发观。  “妙莲古寺”旧山门。壁上顺着路势镌刻两个隶书大宇:“趋法”;这“趋法”二字的意义,正在于激励佛门弟子不畏艰难,努力登攀,坚定不移地趋附于佛家的不二法门。达旦约20平方米的平坦地面,这是古寺的前庭旧址。庭场左右耸立着两座高近l眯的圆形小山岩,当地人称它们是莲花峰的两颗大莲籽,确实十分形象。左边的“莲籽”下立着一尊石佛,佛前常年香火缭绕,体现信徒们的奉佛虔心。
这里是“色空”石罅。大家看这八个行书大字:“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也是佛家用语,其中  “色”,指的是外在物质形态;“空”,指的是内在的虚无境界。“色空”观念,实际上就是“有无”思 想,这是一种解释。我相信大家可能还有不同的见解,若有兴趣,我们还可进一步探讨。社会主义学术方针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色空”靠左壁下石罅中,错落排列的八个“小泥人”,反映了有关古佛扣冰和尚的一个感人故事。据传说,唐代的扣冰和尚当年常在这一带的名山胜水之间修行,他宅心仁厚,不愿让手下人来伺候他,就用泥土塑出八尊小人,以供驱使。诸尊泥人一心护持扣冰和尚,有的洗衣烧饭,有的种菜挑水,负责从事种种杂务,让尚全力贯注子修炼佛法。更神奇的是,小泥人劳作之时,逢雨雨必停歇,逞酷暑必有彩云遮荫,闻之者皆称叹不己。小泥人是清一色男性,为什么呢?是男性干活效率高,还是和尚不近女色呢?都不全对,因为《红楼梦》里贾宝玉说过:“男人是泥捏的,女人是水做的”,所以泥捏的只能是男性,女人是水做的。
登上峰顶。莲花峰是一方佛教胜地,峰上自然奇观让人叹为观止。我们眼前是一座轩敞而庄重的古寺 庙,像一条长龙,蟠盘在峰巅巨崖下。一条天然裂隙之中,除寺门外,内殿不竖柱,不设一瓦,伸延30余 米。大雄宝殿为龙头,毗卢殿(偏殿)和长廊为龙腰,观音殿为龙尾,数十米构建,全都镶嵌在巨大的崖隙 中。峰顶近观,如龙盘绕、峰麓上眺,是名符其实的“空中楼阁”。这一纽庞大的傍山古建筑群,设计之精美颇有巨细无遗的格调,仅从台阁檐底雕粱来看,一律刻饰莲花造型,与“莲花峰”之名相衔接。
“大雄宝殿”所供奉的是西方佛祖释迦牟尼,为佛教神祗中的最尊显者。“观音殿”所供奉的观音菩 萨,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尊贵美神。当中的“扣冰殿”是为了纪念唐代圣僧“扣冰和尚”而建。
扣冰和尚,又称“辟支古佛”,俗姓翁,法号藻光,唐武宗会昌四年(公元844年)生于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少有慧根,虽生于宫宦之家,受教儒家典籍,却一心向佛,十三岁即出家为僧,始终苦修不懈,曾多次云游四方,遍访名僧,精研佛理。其后长年住持闽北各大寺,尤以崇安瑞岩寺所居时日最久。因寒冬用冰雪沐浴以涤除俗污而闻名一时,遂被尊称为“扣冰和尚”。和尚曾以诗言其冰浴曰:“洗皮不洗骨,浴垢不浴佛;刮磨西来意,悟者真心出。”据史籍记载,扣冰每以众生之疾苦为念,常施法祈福,驱魔除恶,为地方消灾弥难,事迹显著,深得民心。晚年尝至福州过访鼓山禅师,并受闽王盛礼款待,戒说闽王“愿王勿多杀”而感化闽王。后唐天成二年(公元瞄年)圆寂于福州,享年八十五岁。历宋、元、明、清诸朝,各代帝王均为其追封法号,极见殊荣。千余年来,民间不断传颂着扣冰显圣保民的动人故事,武夷山民间就有这样一个传说:本地农民与闽南一带农民,同时都祈求他;本地因大旱和虫灾,需天降大雨大风,解旱灭虫:闽南则要天晴、怕风,因其时龙眼正熟,还需烈日晒盐。他均神允,并托梦两地农民说:“日晴好晒盐,应雨好耕田:大风吹入海,不入龙眼园。”当时天气真的如此。莲花峰石洞,即他当年曾修炼其问。宋时,扣冰又被宋建敕封为“灵感法威慈济普照大师”,其洞上约寺庙“妙莲寺”,即宋封扣冰时建,因历史沧桑,几经兴废,现为清嘉庆年间(约1798~1820年)所建,近期重修。  面对纪念这位古佛的圣殿,我们的敬仰之情不禁油然而生。仰望殿额,正书“扣冰殿”三个大字的横匾高悬于上。两边楹联的字体刚毅脱俗,其词日:  妙谛参儒理,望月南天圆福果;
贞心悟法机,扣冰北极净灵根。
句中的“南天”、“北极”,比喻思想的高远、开阔;“福果”,指外在修行的结果;“灵根”,指 内在心灵的本根;“贞”,即“正”之意。两句联语的意思是:他把佛家妙谛参透到儒家哲理之中,举首南天,遥望明月,一切为了人间福果的圆满;他用纯正心田感悟着佛教法机之旨,神驰北极,扣浴冬冰,无非力求自身心灵的洁净。这两句联语的寓义,正是概括、归纳了扣冰和尚毕生美德之所在。
岩壁之上呈观出一块约4米见方的巨大佛掌手印,掌印深入石内,饱满有力,这就是“大愿佛掌”。据餐说,当天清气朗之时,游人驻足山脚之下,一举首即可望见佛掌,历厉如在目前。还有人说,游人一旦站主于佛掌下的栈道上举手触摸掌印,即能祈福求祥,消灾祷安。来,大家都来摸摸,也来祈祈福求求祥。
“佛洞”是一长32米、宽8米的自然大裂隙。隙中有唐五代高僧“扣冰古佛”的修炼之所。佛洞中的崖 壁、岩石上,刻绘有《寒冬冰浴》、《祈雨济生》、《伏虎降魔》、《闽王迎见》等四幅浮雕壁画。手法古朴而生动、粗犷而逼真,传述当年扣冰和尚苦心修炼、造福百姓、为民除害及蒙闽王盛礼相待的场面。
抬头可见上头的石窟向右方延伸出一个较长而略宽的空间,窟中卧躺着一尊巨大的石佛。石佛寂然横卧于石窟正中,长约二丈,高六尺许,仪容端庄,再现扣冰和尚圆寂时之瑞象。和尚生前曾日:“人生无永 岁,佛亦元长年;但得灵常在,何妨国变迁”。
扣冰和尚生前留下许多经典之语,往往都是立言简练,喻理深刻。循栈道再向下行数步,壁崖上所刻,便是几句流传甚广的扣冰名言:“修行无别妙,须悟本来空,试看成佛者,都在寂然中。”这四句,是扣冰和尚昔年在建阳答众僧发难的偈诗。诗意含藏玄机,精妙至微,发人深省。当时众僧聆听教言,尽皆汗颜不已,纷纷服膺。“试看成佛者,都在寂然中”,大凡成功者,皆耐得住寂寞。由此足见圣僧出语起凡,时隔千载,仍堪令人思之再三;
道口古朴的木石牌坊形道口,就是莲花峰的最后一站。撞四下钟的意思是“普渡众生”,意即可成仙成佛,有超法的能力,可以苦渡众生。
走出古栈逆口,就会回到色空石罅前,可以顺原路下山。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茶米家 » 福建南平武夷山莲花峰景区-莲花峰-景区风光-武夷山旅游
2023年全年武夷山景区免门票(不含观光车票和竹排票)

更专业 更方便

联系我们武夷山特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