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宫 三清圣殿 武夷宫,又名会仙观、冲佑观、万年宫,座落在大王峰的南麓,前临九曲溪口,是历代帝王祭祀武夷君的地方,也是宋代全国六大名观胜地之一。 据《武夷山志》记载:武夷宫始建于唐天宝年间(公元742-755年),是武夷山最古老的一座宫殿,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武夷宫初建时,并不在今址上,而是筑屋于一曲的洲渚上,称天宝殿。 到了南唐保大二年(公元944年),元宗李璟为其弟李良佐“辞荣入道”,才移建今址,名“会仙观”。会仙观建成后,历代笃信仙家的封建统治者,都不惜花费重金,多次修葺,扩建这座宫殿。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增修屋宇三百多间,建筑面积达数百亩。宋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宋哲宗降旨大建宫殿,改名冲佑观。南宋词人辛弃疾、诗人陆游、理学家朱熹、刘子翚等都曾主管过冲佑观。元泰定五年(公元1428年),改观为宫,称万年宫。明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观毁于兵燹。天顺、成化年间(公元1457-1487年)虽经官府多次拨款修葺,都未能恢复旧观,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观又遭火焚,次年创复。到清末,又加倡修,即为现在的 武夷宫。 武夷宫建筑群的布局,按现存的《冲佑观图》大致是这样:门前,是一座牌坊,曰“渐入佳境”。进门,有一口长方形的水池。跨过驾在水池的望仙侨,便是二门,二门之内,有拜章台和汉祀亭。再进去,是一片广阔的石坪。主殿就落在石坪正中,楼下是三清殿;祭祀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楼上是玉皇阁和宾云亭。主殿的北面是法堂。东西两侧,各有一条长廊,廊外还有道院、祠堂等。 年代悠久的武夷宫,虽历代都曾加以修葺,但经不住数次火焚和兵燹,后仅遗留下几间空房子。 近年在旅游、文化部门支持下,武夷宫主殿又重新修复,庭院里的两株桂树,则是宋代遗存下来的,左边的一株已有九百多岁,右边的一株已有八百多岁。 据悉,全面恢复武夷宫的计划将逐步进行。这座千古名观必将重现昔日的雄姿,供中外游客参观游览。 武夷宫现已衍化为地名了。 朱熹纪念馆 庄重宏丽 造型庄重、严谨的武夷山朱熹纪念馆,是一座于1990年落成的庑殿式大院。馆内悬挂着新近书写的匾额、楹联,其中有不少联文,语言精练、寓意深长,文彩斐然。 古朴的大门上高悬着一块大匾,题为“朱熹纪念馆”五个醒目大字。是方毅同志在武夷山视察时留下的墨宝,庄重、苍劲,有书法大家的风范。 朱熹在武夷山讲学40余年,继承和发展了理学体系。殿前大门两侧的草书楹联表达了朱熹继承和发展的深邃意义。联曰:“接伊洛之渊源,开闽海之邹鲁”,联文说明朱熹的理学思想已成为我国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这副楹联悬于大门显得端庄典雅,醒目点题。 大殿前有一副“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对联,表述了朱熹的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和儒家人生处世的规范。 大殿前横匾上书写的“学达性天”四字,字体雄浑、硕壮。这块原为清康熙皇帝于公元1787年为“紫阳书院”御题的匾额,其大致意思是:“学”为格物,“达”为致知,“性”为道,“天”为德,“格物致知”是朱熹认识论的核心,把道德看作天道的体现。即通过道德修养,追求“至诚”的境界,以感应天地,达到“天人合一”。 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先生最欣赏挂在大殿内、由潘主兰先生撰写的一副篆体楹联。对联叙事写意,辞简意赅,阐述了朱熹的理学以孔孟等儒家思想为主干,兼取大量的唯物主义朴素思想与自然科学的成果,奠定了朱熹成为与孔孟等先哲并列的地位。全联是: 反躬践实,穷理致知,传二程而分流; 讲学授徒,著书立说,配十哲之永馨。 赵朴初先生 参观纪念馆后,对朱熹40余年在武夷山授徒著述和创建闽学体系的功绩表示钦佩。他应主人之请,挥毫书写了一副对联,以示对朱子崇仰之情。联曰: 千古敏以求,性天学述二程子; 三字“不远复”,心地功行九曲溪。大王峰 东南天柱 又名天柱峰,纱帽岩,因山形如宦者纱帽,独具王者威仪而得名。它雄踞九曲溪口北面巍峨雄拔,傲视苍穹,宛如擎天巨柱,在三十六峰中,向有“仙壑王”之称,游人来到武夷,看到的第一景点便是大王峰。 大王峰上丰下敛,气势磅礴,远远望去,活像核爆炸时升起的磨菇云。“自古华山一条路”,大王峰四面陡峭,攀登困难,也只有一条小径可供登临峰顶,即在它的南壁有一条直上直下的裂罅,宽仅 尺许,中凿有石级。裂罅越高越窄,有的地方登临者需侧身缩腹,手足并用而过。蜂腰有张仙岩,相传这是汉代张垓坐化之处。从这里再登一梯,进入小石门,深可数十步,东西岩壁夹立,宛如一条窄巷。这里有一口宽七尺,深三尺的水池,名为天鉴池。池水极清澈,久旱不竭。池上石泉名“寒碧泉”。池侧为宋羽士林文能结庐处。从这里再升上一梯,忽而出现一片平地,有仙真观故址。从观左拾级而上,又有一块平地,则为通天台。再往上登数十步,便到了大王峰顶。峰顶有一罅,宽约一米多,下窥黝黑,投以石,声殷殷如雷,片刻方息。相传,这就是宋代屡遣使者投送“金龙玉简”的地方,故名“投龙洞”。峰顶古树参天,积叶遍地,极为平旷。站在这里,俯 瞰群峰碧水,江山如画,令人心旷神怡。 山顶有清庚子年(公元1900年)崇安南门潘氏建立的“云屏山房”。这个潘氏云屏山房,当时还出版过宋大学者刘子翚的代表作“屏山全集”。潘氏祖孙三代都热衷地方教育,在大王峰上编著史籍,刊印大量书籍发行。可称为一个小型出版社。仿古街 建筑瑰宝 巍然独耸的大王峰下,一处幽静的去处武夷宫,是游人向往之处。新崛起的仿古商业街,组成了个雅俗共赏的商业文化环境,格调统一,形式多样,无一雷同。这条古街长达二百米,南北布局有武夷宫、玉皇阁、彭祖山房、五铢钱庄、茶观、乡土寨、百家欢、岩顶香、仙姿馆、碧丹酒家等建筑。集茶文化、酒文化、旅游文化于一体。每个单体建筑都便于游人购物,旅游经济的发展促进商业文化的发展。古街建筑有意识地运用门、窗、廊柱的空间为画框,借武夷山优美的风光组成一幅天然图画,便于观赏。还以花墙、云墙、漏窗、水面等为借景相互辉映。河卵石砌成的林荫道加上了绿化、美化的自然环境,展现出浓郁的山区风土味,中外游人纷纷赞扬这里的环境美, 他们说漫步其间,诗情画意,鸟语花香,地方风物,琳琅满目。武夷山的古街建筑是园林艺术中的瑰宝,如同一颗明珠在闪烁。 武夷山建筑文化的琴键,把商业文化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弹奏出华彩的乐章,将吸引更多的中外游人寻找知音而纷至沓来。 游罢九曲,登上古街茶观晴川阁,西望武夷群峰,但见丹崖碧壁,苍松翠竹;俯视九曲清流,喜睹百筏争流。丛竹梢头红嘴长尾相思鸟比翼齐飞,枫叶和丹山共浴秋阳,江山如画,一派中兴气象。甲子年四月,费孝通游览后热情赋诗赞颂: 九曲清溪知何从,神劈千仞山万重。 武夷云雾迷离处,人间仙境两朦胧。 武夷宫里草青青,放翁诗句意犹新。 玉女回眸仙欲问,皓首奔波为那情。幔亭峰 仙家招宴 幔亭峰横欹在大王峰北侧,其麓相连,高不及大王峰。峰顶地势平坦,有一片巨石,状如香鼎,叫做宴仙坛。相传当年武夷君曾在此设幔亭宴会乡人,“幔亭”之名即由此而来。 据宋祝穆《武夷山记》载:秦始皇二年八月十五日,武夷君与皇太姥、魏王子骞等十三仙人,在又平又宽的峰顶张幔为亭,结彩为屋数百间,大宴乡人。应召而来的男女二千多人,循虹桥鱼贯而上,到了峰顶,幔亭、彩屋铺着 红云茵、紫霞褥,金宇缀花,馨香氤氲;鼓乐齐鸣,歌声嘹亮;席间食品全非人世间所有。这个幔亭招宴的故事,流传千年,至今不衰。 幔亭峰丹崖峻拔,苍松环簇,好似一座巨大的翠屏,南宋辛弃疾有诗道:“山上风吹笙鹤声,山前人望翠云屏。蓬莱枉觅瑶池路,不道人间有幔亭。”镌在幔亭峰东壁的“幔亭”二字,大四方丈,为明吴思学所书。峰的半腰有一片巨石,浑然方正,上大下小,约莫可坐数十人,俗名“棋盘石”。相传当年汉武帝派遣使者来武夷山,是在这里用乾鱼祀武夷君的,所以又称汉祀坛。司马迁《史记》上都有记载。换骨岩 羽化之地 又名均峰,位于幔亭峰北面。相传方外之士得道尸解,都要在此“换骨”,方能羽化登仙,岩之得名,由此而来。 换骨岩有两个岩洞:灵云洞和云虚洞。灵云洞分上、下两洞,上洞在南壁,下洞在东壁,上下盘旋,互相沟通,宛如高楼上的回栏曲槛。上洞的石罅中,有泉七孔,四时不竭,名为七星泉。传说喝口七星泉的水,就能消灾除病。云虚洞在岩的北壁。洞内方广数丈,可纳百余人。洞壁中有小 楼两楹,不施片瓦,风雨不侵,俗称“仙女梳妆楼”。相传这是武夷孔、庄、叶三位仙女修真的地方。“仙女梳妆楼”南有一大石穴,筑有72板墙,约6层楼高,不施片瓦,当地人说是嘉庆年间武夷岩茶制作的工场。武夷茶历史上曾繁荣一时,于此可见一斑。 换骨岩北面,有石三块立于岩巅,即人们所说的三姑石。三姑指的是“太素孔元君、太微庄元君、太妙叶元君”。相传宋治平年间(公元1064-1067年),崇安大旱,田土龟裂,禾苗枯焦。有一天,农人江小三在换骨岩下灌田,忽见三位道装打扮的女子沿山径走来。他们见江小三等农人灌田辛苦,便招江小三上前,授以小葫芦和秘诀便飘然而去。江小三如法施行。顷刻间,乌云密布,大雨如注,救活了枯焦的禾苗。为感谢这三位仙姑指点之恩,便将换骨岩巅的这三块巨石取名为三姑石。 三姑石下,有一深潭,名龙潭。潭里的涧水从崖上奔泻而下,落入潭中,卷起了一堆堆雪白的水花。相传潭中有龙蛰居,每当降雨之前,它就腾空而出。宋白玉蟾有诗道:“满天沆瀣起清风,白鹤飞来上翠松。月冷山空吹铁笛,一声唤起碧潭龙”。